2009年3月7日星期六

血迹分类标准

根据血迹形成的机制不同,结合血迹的形态特点,笔者以为可将血迹分成十种类型。

一. 喷溅状血迹
喷溅状血迹(projected bloodstain)是指人体动脉血管破裂所形成的血迹,其喷溅的动因是动脉血压驱使。平面载体上,典型的喷溅状血迹形态为在一定面积内均匀的圆点状分布的血迹,其面积的大小与破裂的动脉管径成正比,而与喷溅的距离成反比。当出血量较大时,喷溅状血迹常伴有沿重力方向的流柱状血迹;当喷溅方向与平面载体非成直角时,血迹呈椭圆形且其长度与其夹角的大小成反比;因心脏呈节律性的收舒,故有时可见到间断的、成组的喷溅状血迹,但后形成的血迹较前形成的血迹高度更低、距离更近。

二. 抛甩状血迹
抛甩状血迹 (cast-off bloodstain)是指沾血的物体运动时在载体上留下的血迹,其最常见的运动方式呈弧形,如挥动沾血的器械、摆动出血的肢体等。典型的抛甩状血迹的形态特点为血迹呈弧形线分布,其弧线的起点血迹多为圆形,而逐渐变为椭圆形。弧线的长短与沾血量的大小、运动的幅度以及运动力量的大小呈正比。

三. 溅落状血迹
溅落状血迹(splash bloodstain)是指物体碰撞在表面有血液之处或者表面沾血的物体与其它物体碰撞时向四周溅散所形成的血迹,如物体打击出血的创口、出血的肢体坠落与地面发生碰撞等。溅落状血迹的形态特点表现为:血迹分布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力的方向)相反;血迹多呈椭圆形,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溅落状血迹的大小与碰撞处血量的大小成正比,而与碰撞力量的大小成反比;其溅落的范围与碰撞处血量的大小、碰撞力量的大小成正比。枪击头部所引起的回溅状血迹(backspatter bloodstain)属于溅落状血迹的一种特殊形式。

四. 滴落状血迹
滴落状血迹(drip bloodstain)是指血液呈自由落体运动于载体上形成的血迹。滴落状血迹的血量多为0.05―0.5ml,其形态与血滴和载体接触时的角度直接相关:血滴垂直接触时,血迹呈圆形或类圆形;血滴斜向接触时,血迹呈椭圆形。运动状态下的滴落状血迹在运动方向一侧有溅散状的血迹,其大小和范围与运动速度、滴落高度和血量大小成正比。

五. 流柱状血迹
流柱状血迹(flow bloodstain)是指血液受重力的影响,沿物体表面向下运动所形成的血迹。典型的流柱状血迹形态呈条柱形,上粗下细,上淡下浓,其长度和粗细与血量和物体的斜度呈正比。

六. 擦拭状血迹
擦拭状血迹(wipe bloodstain)是指沾血的物体以碰撞、触摸、擦蹭等运动方式直接与载体接触所形成的血迹。受沾血物体的形态、血量的大小、载体的形态以及接触的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擦拭状血迹的形态极不规则。

七. 转移状血迹
转移状血迹(transfer bloodstain)是指沾血物体的特殊形态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在载体上所留下的血迹。转移状血迹通常是指血手印(包括血指纹、血掌纹、血手套印等)和血足印(包括血足掌纹、血鞋印)。有人将有认定物体价值的特殊形态的血迹也视为转移状血迹,如沾血的毛衣在人体皮肤上所留下的花纹血迹。本质上,转移状血迹是擦拭状血迹的一种特殊形式。

八. 浸染状血迹
浸染状血迹(soaked bloodstain)是指血液在有吸附性的物体(如衣着、纸、土等)上所形成的血迹。典型的浸染状血迹是人体创口出血浸染相应部位的衣着所致。浸染状血迹呈均匀扩散状并有一定的面积;受出血量、体位以及被浸染物质地等因素的影响而无固定形态。

九. 稀释状血迹
稀释状血迹(diluted bloodstain)是指血液被其它液体混合后形成的血迹。最常见的稀释血液的液体是水,最常见的稀释方式是用水或沾水的物体冲洗血迹。稀释状血迹色泽淡红,其中间颜色有时较周围颜色稍深。

十. 血 泊
血泊(blood pool)是指具一定体积的血液聚集所形成的血迹。目前尚无体积的量化概念,血液聚集的方式通常为血液滴落或流柱而成。血泊形成的时间与出血量、血液聚集方式以及载体的吸附性等因素直接相关。血泊通常为类圆饼形,具有较明显的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当血量较大且未完全干燥时,因重力和沉析的作用,可见到血泊中血清和有形成分分离所形成的中间暗红、边缘淡黄的特点。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血迹的分类并非是孤立和静止的,实践中经常可见到两种以上血迹类型混合的现象,比如当出血量较大时,垂直高度上的喷溅状或溅落状血迹常伴有流柱状血迹。因此,应当动态而完整地理解血迹分类的问题。

(完)